第三章 玩笑开大了(1/2)

作品:《西厂神话之权色

妈的!这个玩笑开大了。这是范缜的第一个想法。范缜那个郁闷呀!以前看玄幻小说里的主角一转生不是什么皇帝就是有权有势的再要吗也是有一身强横的武力,可是为什么轮到他的时候就会转生在这么一个人的身上,不是说这个人的身体有什么残缺的,而是这个人的身份实在是让人高兴不起来呀!就算范缜再没有上过学,西厂这个名字他还是知道的,那可是比什么锦衣卫和东厂更加臭名着著的特务机构呀!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于是他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

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首领便是汪直。西厂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不过范缜也知道,西厂存在的时间也是最短的,因为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就是那个连中三元的人才)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可是要仅是这样就被取缔了,那西厂也不能和锦衣卫,东厂,内行厂并称为“厂卫”了,原来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一个奸臣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后,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相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

好在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好笑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

范缜也不知道自己的脑子里怎么会有怎么详细的西厂资料,他可是没读过什么书的人,对明朝除了知道个朱元璋和崇祯,其他的一概不知,可是现在他居然能说出宪宗武宗这些人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是不是雷击把他的脑子打开窍了。

不过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听刚才那个档头的话里提到了督主这个词,那么现在就不可能是汪直掌管西厂的时候,因为只有东厂的掌权太监才会称呼自己为督主,而更不幸的就是东厂的大太监刘瑾就是这么称呼自己的,那么这样看来范缜他是回到了明朝武宗时期了。

妈的,范缜低骂了一句。因为他知道明武宗乃孝宗长子,弘治四年九月生,十八年五月年十四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厂神话之权色 最新章节第三章 玩笑开大了,网址:https://www.75ge.com/200661/8.html